《心經》讀後感
張邦彥
佛陀在弘法時,共計以二十二年講《般若經》,其中 一部就是《大般若經》共六百卷,而《金剛經》是《大般 若經》之精華,而《心經》又是《金剛經》之濃縮精華。 《心經》只有兩百六十個字。字字精華。
「般若」是梵文,因為中文沒有適當對應字,只好譯 音,比較接近的字是「妙智慧」。般若一共有三種:
「文字般若」:從聽聞言教或自己閱讀經典所開發的 智慧又叫「聞慧」,如舟筏。
「觀照般若」:依所解悟的道理實地去體驗修習又叫 「思慧」,如駕駛。
「實相般若」:由觀照工夫的深造,一旦豁破無明, 親見本來面目又名「修慧」,如到達目的地。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此經的意義是教人依照「般 若」妙法修行,便可度脫煩惱的生死苦海,到達究竟安樂 的湼槃彼岸(波羅蜜),而親證不生不滅之真「心」實相的 一部「經」典,故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觀」:此觀非眼觀,而是用心觀。即是回光返照。 常常反省自己。就是說:修行過程中,要時時深刻往內省 思,常保清淨道心,以妙智慧觀照一切,對內斬斷自己的 煩腦,罣礙,對外處事圓融,自度度人,了斷生死輪廻。 也願衆生出離生死苦海,同登彼岸。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五蘊──色,受,想,行,識。
色蘊:內有五根──眼,耳,鼻,舌,身。外有五塵 ──色,聲,香,味,觸。根塵對境所產生之 虛妄相,如心隨境轉。
受蘊:就是接受的意思。「五根」接受「五塵」之境: 眼入色,耳入聲,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觸。 心動就領受,就產生:內在──三毒:貪, 嗔,痴;外在──我執,偏見。
想蘊:根塵對境而想像的作用,亦即六根之意識起了 帶動產生許多念頭。比如看人家是百萬富翁, 就開始想,如果我也能……,這就叫第六意識。
行蘊:因一念無明,煩惱而造作不正當的行為及各種 罪業。比如:第六識想成百萬富翁。那行蘊即 想盡辦來達成此想法,故也叫「第七末那識」。
識蘊:第八識(阿賴耶識),善惡種子的源頭,即分別 領納承當諸識(前五,六,七識)。
「度」就是滅度,解脫一切苦惱、煩惱。「五陰(蘊) 熾盛苦」:五蘊煩惱如火中燒。卽空盡五蘊,才能渡脫自 己及眾生之一切苦厄。出離生死界(六道輪廻)了脫生死大 事,免受輪廻之苦。超生了死,達到清淨湼槃之彼岸。一 個人的肉體是色,精神部份是受想行識,精神的四樣加上 肉體的色。就是一個有靈魂有肉體的身體,而這個身體都 被照見皆空,旣然皆空,當然什麼都沒有了,所以就沒有 我了,這句話就已經把我去掉,也就是去掉我執,沒有我 執的存在,才能度一切苦厄,旣然沒有我,那裡會有苦 呢?當然一切苦厄都沒有了。
【舍利子】
舍利子是指舍利弗,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智慧第一, 八歲口才聞名全國,十五歲皈依世尊。舍利──梵文是一 種鳥的名字。弗──梵文是兒子的意思。所以舍利子是半 梵半中的翻譯。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以大體來說:指根塵世界一切假相。以小體來 說:指色身假體。
空──以大體來說:指宇宙之真理以小體來說:指人 之真如自性,清淨無為之本性。
不異──不離,不二(唯一),一體兩面。
世上各種色相雖有形相,可見,可感覺,但究竟是 受外界影響暫時的假相,而非永久實有。一切物質乃是由 「無形無相」之元素所形成的。譬如:「水」可觸可覺; 冷卻凝結為「冰」,觸覺則冰冷;但如汽化為「水蒸氣」 則不可見(實相無相)。「水、冰」為「色」,「水蒸氣」 則為「空」。但是水、冰、水蒸氣均為二原子的「氫」, 一原子的氧(H2O)的元素(本質,本性)化合而成,故說 「色不異空」。
看不見(空)的「水蒸氣」凝聚成雲霧而下雨,再成為 「水」。不論水、冰、水蒸氣,它的本質(本性)都是一氧 二氫(H2O)所造成。所以說「空不異色」。
總言之,這根塵世界,一切「有情、無情」的色蘊, 和「無相」的般若本性是一體兩面,無二無別。眾生如迷 了,則其本性受外面幻色影響如,冰、水、水蒸氣,因温 度之高低,而有不同的顯現。這就是佛家所說緣(温度)起 性空的道理。所以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空不 二之道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是指「五蘊」色受想行識的「色」,也是「六 塵」色聲香味觸法的「色」,所以「色」即是我們六根不 清淨所延伸出來的。
「空」是指人人具有的般若本性。故,當「六根」 清淨時是「本性」當家作主。「本性」如如不動時,是六 根的靈明妙用。所以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就是 說:「心有染即色,心無染即空。」
總而言之,因「不異」故能離一切相(不著一切法), 因其「即是」故能即一切法(不廢一切法)。《金剛經》 說:「所言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不異),是故名一切法(即 是)。」以上所言是發揮性相不離,空有不二之道理,先明 「不異」是漸義,以其旣云不異,則分明「色」與「空」 兩個,不過本質相同。因而更進一層明示「即是」是圓 義,此則「色」與「空」融為一片無二無別的意思。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色是講身與物質方面,而受、想、行、識則是講心的 作用及其顯現。五蘊中先舉色蘊為例,其餘四蘊亦莫不一 樣,皆如色蘊之虛妄不實,當體皆空。
受:即領受的「受蘊」。
想:即思想的「想蘊」。以意根分別一切法塵收集而成的知識(見識,聞識,嗅識,嘗識,覺識),名、叫「第六識」──客觀意識。
行:即是遷流不住的「行蘊」。即由第六識收集而來的知識加以判斷取捨,名叫第七「末那識」── 「主觀意識」。
識:以「眼根」受色塵而成「見識」,以「耳根」受聲塵而成「聞識」,以「鼻根」受香塵而成「嗅 識」,以「舌根」受味塵而成「嘗識」,以「身根」受觸塵而成「覺識」,即謂這「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都是與「色蘊」同樣道理,即借假相,可以明真,蘊空互顧,平等不二,故說「亦復如是」。總之,蘊法沒有自體,惟心變現(風動幡動,仁者心動)相由心轉。真空亦無體相,遮法名空。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 不減】
「空相」真空實相,不起分別,不著生滅相。
「諸法空相」:一切法,皆緣起緣生,故取捨之間, 該取則取,該捨即捨,應用自如。
此時佛陀又告知舍利子:真如妙性就是面對一切善惡 諸法,不起分別,不著生滅相。一切法皆緣起緣滅,該取 則取,該捨即捨,應用自如。我們前面講「色不異空,空 不異色」就是五蘊皆空是講個人,也就是「人本觀」,只 是把自己的我執去掉;現在談「諸法空相」包括不只有形 的物,也包括無形的事,事情有時候是看不到,所以「諸 法空相」是指所有的事與物,這兩樣都是空相(心相),所 以說是「世界觀」,範圍比「色不異空」大。
講「諸法空相」就是在破所有的法,說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因為所有的法本來就是心造 的,因為「眞心」是一切的本質,所以不會變,因為不會 變,所以才會──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 減,所以「眞心」不變,不生萬法時,當然就無色無受想 行識,如此則五蘊全部破掉。
《心經》中除了「色不異空,空不易色」因為談的 是本性,只有講到本性的時候它是被肯定的,其他的東西 通通否定,從「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開始,通通 沒有了,沒有色,也沒有受想行識,然後無眼,耳,鼻, 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 無意界……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這就是用無,用一些否定的事與物,來突顯自性的一 個整體概念,就本體而言,一切都是自己,當然什麽東西 都沒有了,就只有你自己的本心。剛剛我們談到空心,空 心才是真正的心。此皆用「無」來否定一切法,以達到真 空無念的本性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 色聲香味觸法】
是說修行者若能一念不生,不執形色,心性達到圓滿 之際,自然不受五蘊(色受想行識)所侵。
「無眼,耳,鼻,舌,身,意」──修行者自性達到 一塵不染,清淨無為之時,那六根就不起作用。
「無色,聲,香,味,觸,法」──修行者已達五蘊 皆空,六根清靜,自然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不生。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依自性妙智慧修行,一念清淨,六根不染六塵。自然 不生六識。
界──是界限的意思。六根為內界,六塵為外界,六 識為中界。六根,六塵,六識合成十八界。
六根:無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六根清淨。
六塵:無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 六塵不染。
六識:無眼識界(見) 、耳識界(聞) 、鼻識界(嗅) 、 舌識界(嚐) 、身識界(覺) 、意識界(知) ── 六識皆空。
六根對六塵產生虛妄相──六識。
如:眼(六根之一眼根)看到別人開賓士車(六塵之一 色塵)而產生追求慾望(六識之一:眼識) 。
如:耳(六根之一耳根)聽到毁謗之言(六塵之一聲 塵),而產生嗔恨之心(六識之一:耳識) 。
總之,十八界妄相,皆由凡夫心生顛倒,執着而有, 若能離相返真,在塵不染塵,清清淨淨,靈性自在圓滿,故 云:空中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以上是在破個人的我執。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此文是簡略之詞,其內容是講十二因緣。此乃緣覺衆 所修行的法門。
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 愛、取、有、生、老死。
無明:是過去世的無始煩惱。
行:是依煩惱所作的業。以上兩者皆是過去世的因。
識:是受胎業識──第八識(阿賴耶識) 。
名色:是在胎中尚未成形,識心叫名。胚胎叫色。
六入:有了六根,即將出胎。以上五者是現在的果。
愛:十四、五歲時生起盛愛欲。
取:到處求取惑業──現在的因。
有:有種種新業歷。以上三者是現在的因。
生:随業受生都不會有了,也就是不再有生死輪。
老死:有生必有死。以上二者是未來果。
由十二因緣悟道,即知生死根本就在無明。故首先 滅去它(無無明),滅就是盡的意思,無明滅則行滅,行滅 則識滅,乃至老死也滅(無老死)沒有老死的極致(無老死 盡),究竟湼槃,不着生死輪廻,簡單的說如果沒有無明以 下以的──行,識──老死。都不會有了,也就是不再有 生死輪,所以最重要的是停上的無明再發生,累世的無明 要修道來消業,今世就不要再造業,當所有的業都消掉就 不再有生死輪廻。
【無苦集滅道】
四諦:即「苦、集、滅、道」四種是聲聞衆所修的 真理,也就是說生死苦果,是由「惑,業」集合而生,所 以說「苦,集」。寂滅樂果,是由修道斷惑所得,所以說 「滅,道」。「苦,集」是世間因果,「滅,道」是出世 因果。知「苦」便應斷「集」,慕「滅」便應修道。悟四 諦之理,即應斷見惑,思惑。簡言之:身見,邊見,邪 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與疑,叫「見惑」;貪,瞋,痴, 慢叫「思惑」。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今以般若觀照,一切皆空。在真空實相中,不但凡夫所執蘊,處,界皆不可得,即緣覺所觀的十二因緣法, 聲聞所觀的四諦法,亦皆不可得,乃至菩薩六度萬行,其 能証的智慧與所得的理體,亦皆說無,即不可以執着,都 歸於空。若執着有智有得,仍不離法執,法見,仍有罣礙 而非究竟。所以說《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 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又說:「應無所住,而生其 心。」總之,自凡夫以至菩薩,五蘊及智與得,都不可 取,因諸法本空,無所得故。」《心經》是大乘法門,不 僅破凡夫我執,並破二乘法執之病,乃至無智亦無得,修 行到此一境界,則寂照現前,了知本無生死可斷,亦無湼 槃可証,我法二空,一切無著,便証入大自在之境。
此段文從「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智亦無 得,以無所得故」。《心經》是一種超越的觀念,是在講本 性也就是無念,所有的萬法全部破掉。因為萬法由心生, 萬法由心滅。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就是心中有病, 佛才要說法來治心病,當你的心己經無病了(無念),就不需 要藥了,因此就不需要法,所以就破掉萬法,最後把小乘 (聲聞),中乘(緣覺),大乘的法門全破光。《金剛經》云: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有所得則無所得),若見諸相非相 (以無所得故),即見如來(才是般若真空的微妙處)。」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 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提薩埵──簡稱菩薩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就是依照我們前面所修的這 個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能夠讓我們心無罣礙,因為那個 時候心已經無念了,無念就是一念不生,沒有產生任何東 西,所以你也沒有色聲香味觸法了,當然心理面就沒有罣 礙,沒有罣礙就不會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就達到究竟 湼槃,這就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三世諸佛──現在佛,未來佛,過去佛。也就是指所 有的佛;所有佛也包括眾生,因為在佛的觀念中眾生與佛 是一律平等。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正等、正覺。無 上:果超九界叫無上。正等:不偏叫正,生佛同具叫等。 正覺:遍知一切叫正覺。
所以三世諸佛,包括一切眾生,都是依般若波羅蜜多 之修行法門而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四大功能──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 等等咒。
【是大神咒】
定心──是指四聖諦。此句是說:因此知道依般若妙 法去修持能破除一切生死煩惱之障,令受持者身心解脫。
【是大明咒】
明心──是指中乘的十二因緣法。依自性妙智慧能破 除生死無明,回復自性清淨的大法門。經云:一念心起, 障蔽本性,產生無明,當大轉念,回復自性之光明。
【是無上咒】
佛心──心咒—是指大乘的六度萬行法。一切諸法 皆不出於心咒。修無上咒要摒棄諸緣,清淨自心,一念不 生,力行六度萬行。
【是無等等咒】
佛果──妙行無住。依般若妙法去修,具足一切智 慧,功德,內外圓滿。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是說以智慧覺照,能轉化,滅除一切惑,業,苦果, 是真實不虛的。當你達到正等正覺時,你已經達到無念, 也就是已經合於菩提自性,本自清淨,沒有任何牽掛,這 就是們我修行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見性」我們常聽說 「明心見性」就是講心,心能生萬法,所以《心經》從五 蘊講到十二處(六根+六塵),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 然後再講到緣覺的十二因緣,講再講到聲聞的苦集滅道四 聖諦,然後再談到大乘的六度波羅蜜,把所有修行的法門 一個一個講出來,再一個一個破掉,這就是讓我們「明 心」。當我們明了心,又能達到無念時,就能「見性」。 因為我們能「見性」,才能達到究竟湼槃。從「明心見 性」再下去,就是要告訴我們《心經》的作用。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 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揭諦:是梵文「去」的意思。
波羅揭諦:是梵文「去彼岸」的意思。
波羅僧揭諦:「大家一起去彼岸」。
菩提薩婆訶:覺悟,悟道之捷徑。
此整句的意思是──所以現在應該用般若波羅蜜多的 咒語來說:去(修道──自渡)。去(辦道──渡人),到彼 岸去,大家一起到彼岸去,這是覺悟,悟道,成就無上菩 提佛菩提的最快途徑。
結論
希望每一個人都趕快修道,辦道,達到菩提的境地而 成道。《心經》首先要一切衆生,打破迷情妄執,然後啟 示解脫法門,處處即色明空。層層破妄顯真,乃至闡諸了 法皆空之理,從世間有情五蘊,一直空到出世間的無智無 得,因為空得這麼徹底。所以能夠不取一切相,以其不取 一切相,所以能夠即見實相本性。
如果我們只是修到明心見性,達到所謂的無念,這樣 又有什麼用呢?假如我們變成一塊石頭,停在那理,是沒 有業力了,放在那裡,不生不滅,什麽都不動,都不想, 這樣對人間,對衆生,對任何事情,都沒什麼意義。我們 修道的目地,絕對不是要「真空」,而是要「妙有」,但 是「妙有」必須經過「真空」,心才能達到無念,然後才 能找到「自性」。然後才可發出「正念」,否則那些念可 能都是「妄念」,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修行是 以「真空」為手叚,而不是以「真空」為目地。
所以《心經》最後一句提示我們,當一個人想修到究 竟湼槃的時候,他應該做的是什麼呢?
第一:就是要自覺──揭諦(自渡──修道)
第二:就是要覺他──揭諦(渡人──辦道)
第三:就是要把所有的人都渡上彼岸(覺行圓滿),這 才是《心經》的目標。
我們修到了「真空」就是說已經找到本性,那麼見性 後再發出來的念就是正念,都合乎於道。能夠以妙智慧來 產生妙有,真空妙有,這妙有變化無窮,無所謂對錯。
《心經》首先要一切衆生,打破迷情妄執,然後啟 示解脫法門,處處即色明空。層層破妄顯真,乃至闡諸了 法皆空之理,從世間有情五蘊,一直空到出世間的無智無 得,因為空得這麼徹底。所以能夠不取一切相,以其不取 一切相,所以能夠即見實相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