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乘百法明門論》簡介與修法

林宏容

        《大乘百法明門論》世親菩薩造,唐玄奘法 師譯,此論主要是將《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裏面 的六百六十法,裁決其要領,簡略為百法,以利 眾生剖析一切法無我。世親菩薩是《瑜伽師地 論》的作者無著菩薩的親弟,兄弟兩人是佛教瑜 伽行唯識學派最著名論師。

 

        《百法明門論》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 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一切法者,略有五 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 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

 

        上面這段論文是說,世親菩薩在講《百法明 門論》之前,先標出本論的宗旨就是「一切法無 我」;『如世尊言』這個「如」就是「隨順」, 意思是說,本論的宗旨不是我(世親菩薩)能夠 覺悟的,而是傳承世尊在一切大乘經典的開示, 也就是說這個傳承是來自佛陀的說法。

 

        《大乘百法明門論》把「一切法」統攝成 「百法」,也就是一切現象的百法,它的本質是 「無我」,也就是「人無我、法無我」。簡單 講,能取相謂人我,所取相謂法我。這一切法, 一定要假借因緣才能夠運行成就,離開了因緣, 沒有獨立自主的體性。無論是人或是法,都沒有 獨立自主的體性,這叫「無我」。

 

        「一切法」,在本論當中分成二類:「有為 法」與「無為法」。有造作因緣的就是「有為 法」;不是因緣造作、呈現一種寂靜狀態的是 「無為法」。「有為法」又分成二類﹕「色法」 與「心法」。「色、心」二法又分成二類:一個 是凡夫的「惑、業、苦」雜染的境界,另一個 是聖人表現出來的「清淨的境界」。因此「有 為法」含下列前四類法,「無為法」為最後一類 法。

 

        1.心法有八種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 那識、阿賴耶識。

 

        2.心所有法有五十一種

 

        一、遍行五者﹕作意、觸、受、想、思。

 

        二、別境五者﹕欲、勝解、念、定、慧。

 

        三、善十一者﹕信、精進、慚、愧、無貪、 無嗔、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 害。

 

        四、煩惱六者﹕貪、嗔、癡、慢、疑、惡 見。

 

        五、隨煩惱二十者﹕忿、恨、惱、覆、誑、 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 信、懈怠、放逸、惛沈、掉舉、失念、 不正知、散亂。  

 

        六、不定四者﹕睡眠、惡作、尋、伺。

 

        3.色法有十一種

 

        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 觸、法處所攝色。

 

        4.心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種

 

        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 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 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 時、數、和合性、不和合性。

 

        5.無為法有六種

 

        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滅 無為、想受滅無為、真如無為。

 

        前四類共含有九十四法,是屬有為法,也就 是因緣法。依此我們可說,百法明門論絕大部分 是在講因緣法,是在講十二因緣法,也就是說我 們可以用修習四念處來完成這九十四法。

 

        禪修最佳的入手處是觀當下,也觀就是現在 正在發生的事。《雜阿含經》佛陀原教的安那般 那法,依次地含身受心法四個念處,其中身念處 是觀身行,受念處是觀心行,心念處是觀識結, 法念處是觀無常。

 

        身行就是六入支裏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的 「根境為緣生識,根境識俱為觸」,這是我們 感官對外境的覺知,也就是用五種感官去覺知 現在正在發生的事,因沒有進入受(想行), 不知不覺會感覺到念息遍(或全)身與念息除 (或滅)身,此時所患之苦會停止,這種苦的 止息會令我們感到驚喜,進一步會感到樂,這 就是說自然而然地進入受念處。

 

        喜與樂是受支的覺知,受念處所觀的心行就 是指受(想行),又稱名法,名法是法境,會 與六入的意根相應,意根法境為緣生意識,意 根、法境、意識俱為意觸,觸而後產生受(想 行),受(想行)又稱名法,其與六入的意根 相應…,如是循環稱為心行。因與苦相較,覺 喜的心行顯而著,之後會漸漸淡化為覺樂的心 行,這是一種細微且長的覺知,慢慢地這樣的 覺知也會消失了,這就是受念處最後的一個階 段—除心行,心行一滅除,就自然而然地進入 只有識的世界—心念處。

 

        為何如此呢?依十二因緣法,一切有為法是 這樣造作的﹕以六入支為緣生觸支,觸支為緣 生受支,受支為緣生愛支,愛支為緣生取支, 取支為緣生有支。有支又名有結或識結,這是 生死輪迴的結,其內涵為「識緣名色,名色緣 識,貪愛在其中」,這是心念處之所在,這時 進入禪定,在禪定中六根主要的功能完全不起 作用,因此心念處是底層長期記憶的運作,或 是第七莫那識與第八阿賴耶識的運作。

 

        心念處四個階段依次為覺心、令心喜、令 心攝、令心解脫。對於心是什麼,每人都有自 己的想法與觀點,但只有在覺心這一階段,才 可能真正了解與體驗心,因為此禪修階段所看 見的影相或體驗是心的真實反射,這是很難找 到描述它的比喻,有時只能說,它像一種光, 像一種禪悅的感覺。令心喜與令心攝是指針對 暗淡與不穩定的影相或體驗的兩個步驟,令心 喜就是當心越是喜悅,影相或體驗就會越趨明 亮與超凡。令心攝是指在持續的觀察與專注之 下,不穩定、一閃即逝或是不停移動的影相或 體驗就會越趨穩定,直到它變得非常明亮與強 大,那是比此生所見過最美麗的顏色或光影更 加美麗與令人感動。令心解脫是指當心從身體 與五入處釋放出來,解脫了一切之後,心可隨 處漂浮,不再有時間與空間的感覺,對當下發 生的事不再會有任何身體的感覺,聽不到任何 聲音,也說不出一句話,此時會欣喜若狂,卻 又完全持有正念、安定,會感覺穩如磐石一 般。

 

        法念處則是出定後就禪定中所觀,其四個步 驟依次為無常行、觀舍遣、觀離欲、隨觀滅。 無常行是思考這些定中所觀皆為緣生,緣生故 無常;觀舍遣是指因悟無常是苦,以苦故不可 愛、不可戀,進而產生出離心;觀離欲是指因 出離心而離貪斷愛;隨觀滅是說苦故無我,無 我故無我所。我是能緣,我所則是所緣。如果 把識蘊當成我,色受想行(名色)四蘊就是我 所。如果把色受想行當成我,那識就是我所。 無我亦無我所就是能所皆空,就是五蘊皆空, 以此進入寂滅,了脫生死。

bottom of page